当前位置: 首页 通知公告 学科办 正文
学习交流活动:积极老龄化视角下非正式照料者家庭照护胜任力研究

发布日期:2025-04-08浏览次数:

分享人:张锦欣博士

地点:经管北楼4楼公共管理系会议室

主办方:公共管理系

开始时间:2025年4月10日14:30

结束时间:2025年4月10日15:00


交流主题:积极老龄化视角下非正式照料者家庭照护胜任力研究

交流内容简介: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已上升为我国国家战略。在这一背景下,居家失能老人作为特殊群体,在积极老龄化进程中面临显著劣势,亟需通过强化长期照护供给实现战略突破。本研究聚焦非正式照料者家庭照护胜任力,系统性探索家庭照护胜任力核心要素、测量工具开发、短板剖析、驱动因素分析及干预靶点定位,为破解居家失能老人照护困境、巩固家庭养老功能提供循证依据。通过四阶段递进研究,结果表明,非正式照料者需具备生存保障、健康辅助、社会融入三项核心胜任力,以有效推动居家失能老人积极老龄化目标的实现。本研究开发的《非正式照料者家庭照护胜任力量表》结构精炼且测量学性能优良,可作为科学评估工具。当前数据显示,35.04%的非正式照料者家庭照护胜任力不足,其中健康辅助与社会融入胜任力短板尤为突出,亟需针对性提升。研究发现,需在家庭照护的启动、过程互动及结果保障全周期中,驱动非正式照料者家庭照护态度、结果认知、主观规范、家庭协作能力、技能培训及自身健康状况等关键因素持续发挥驱动胜任力的作用。社区养老服务供给通过“信号效应”增强驱动因素的正向作用。进一步分析表明,非正式照料者的“社会融入胜任力”(尤其是社交活动支持)是改善居家失能老人积极老龄化水平的关键干预靶点。本研究系统破解了居家失能老人非正式照料者“应做什么、如何做”的实践困境,为制定赋能非正式照料者政策提供了科学依据。通过精准定位干预靶点,可有效推动积极老龄化战略在家庭场景中的落地实施,为构建多层次长期照护服务体系提供重要政策参考。

分享人简介:张锦欣,山东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博士生,公共事业管理学(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卫生经济与政策研究重点实验室联合培养。主要研究领域为长期照护服务供给、卫生服务与政策。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6篇SCI/SSCI同行评议期刊文章。担任BMC Medical Education, Nursing in Critical Care, 中国全科医学期刊匿名审稿人。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等多项课题。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