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动态 党办 正文
福州大学闽商文化研究院与复旦大学古DNA实验室合作项目取得新进展

发布日期:2020-09-02浏览次数:

近日,福州大学闽商文化研究院与复旦大学古DNA实验室合作研究的最新成果《单系遗传分析揭示福建疍民的主要来源是古代土著侗族群体》(Uniparental Genetic Analyses Reveal the Major Origin of Fujian Tanka from Ancient Indigenous Daic Populations)美国维恩州立大学出版的《人类基因》发布。该学术研究成果显示,以福建为中心的中国东南沿海是南岛语族向大洋迁徙前的最后栖息地,疍民很有可能是留在大陆繁衍至今的南岛语族分支。

2016年,福州大学闽商文化研究院与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现代人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古DNA实验室就中国东南沿海海洋族群的内部遗传结构、群体历史与社会文化等问题签订了5年的合作研究协议。该研究首批采取了福建闽东霞浦地区逾百名男性疍民的血液样本进行分析,得出疍民并非汉人族群的结论。

从样本分析看,福建疍民在父系上与侗族更接近,母系上与南方汉族群体更接近;进而表明,福建疍民主要来源于古代土著侗族,来自汉族的基因非常有限。另外,福建疍民族群的形成至少在北宋初年之前,表明他们是土著居民,并不是晚近来自中国西南的侗族移民。该研究结果将疍民族群的起源追溯又向前推进了一步。

疍民也称连家船民,他们是以舟居水处与水上作业的社会生产生活习惯为基础的海上族群,历史上广泛居住于中国东南沿海各地。历史上,福建漫长的海岸线与闽江流域是疍民的集中生活区域。今天在宁德、福州、漳州等沿海区域还有广泛的遗存。20世纪末,福建省疍民已基本结束水居生活、全部上岸定居。近年来,良渚文化遗址群、马祖列岛“亮岛人”遗骨、海南东南部沿海地区新石器时代遗址等史前文化遗迹的发现,将中国东部沿海与世界上最大的海洋族群“南岛语族”紧紧联系在一起。福州大学与复旦大学的该项合作将在梳理中国多元一体的民族与文化渊源、建设陆海统筹的知识体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