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0日,第九届中国研究生公共管理案例大赛决赛在同济大学圆满举办,我校汪婧副教授、郑旭辉副教授指导的由2024级MPA研究生黄瓅、陈泓旭、陈柳娜、陈志鹏、黄开模和2023级公共政策专业学术型硕士研究生郝思涛组成的“燚焱炎火”队,撰写的案例“‘所’以治火:基层消防治理的“福建样板”——三明市乡镇(街道)消防所的探索与实践”从全国268所院校的3115个参赛案例中脱颖而出,成功晋级全国100强并获得三等奖,此为我校在该项赛事中的最好成绩,充分彰显了我校MPA教育的培养成效。在决赛环节,我校汪婧副教授受邀担任大赛评委,以严谨专业的学术态度和热忱饱满的工作精神,赢得组委会和参赛团队的一致赞誉。


(从左至右分别为:陈志鹏、黄开模、郝思涛、指导教师汪婧副教授、陈柳娜、黄瓅、陈泓旭)
中国研究生公共管理案例大赛由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指导,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中国科协青少年科技中心及全国公共管理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联合主办,是公共管理领域最具权威性和影响力的全国性赛事之一。本届大赛吸引了包括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浙江大学等268所高校的3115支队伍参赛,竞争激烈程度再创新高。
“燚焱炎火”队在指导教师汪婧副教授、郑旭辉副教授的带领下,聚焦基层消防治理领域,围绕三明市乡镇(街道)消防所的组织形式化构建、实质化运行和赋能型拓展三个阶段,对基层公共应急物品的组织适应性创新供给展开深度调研与分析。团队成员深入一线走访调研,运用公共管理理论剖析问题本质,提出创新性解决方案,展现了扎实的专业素养和解决复杂公共问题的实践能力。

(案例指导教师:郑旭辉副教授(左)、汪婧副教授(右))
团队成员各司其职,分工协作、默契配合,各展所长,队长黄瓅注重统筹规划,协调各方力量,组织了多次实地考察,确保了案例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队员郝思涛凭借丰富的赛事经验与扎实的学术素养,在案例文本撰写与分析方面提供了自身智慧。队员陈泓旭认真细致地对案例文本进行了校对和修改,以确保逻辑严谨、表述精准。队员陈柳娜则注重捕捉细节,力求为案例分析增添人文厚度。队员陈志鹏注重提炼案例中的关键信息,构建了案例分析的框架结构,以确保论证严密、条理清晰。队员黄开模充分发挥其美工技能,精心设计案例展示的视觉效果,以此提升案例文本的直观性和吸引力。

学院高度重视本次大赛,学院专业学位教育中心与MPA学位点专程组织相关教师参加第九届中国研究生公共管理案例大赛启动会暨案例编写研讨会,并有序开展了赛事组织工作;择优遴选行业实践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文稿撰写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突出的学生参赛;通过案例选题论证、实地调研支持、现场研讨打磨等环节,全面提升参赛作品的质量。本案例在本届赛事空前激烈的竞争氛围中脱颖而出,充分体现了我校在公共管理领域的教学科研实力和人才培养水平。
近年来,福州大学MPA教育紧密对接国家治理现代化需求,构建“理论教学-实践应用-成果转化”的理论与实践双向驱动的培养模式,着力培养学生的实战能力和创新思维,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不断检验和提升教学成果。我校MPA教育将持续优化案例教学体系,进一步强化案例教学,推进“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为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和社会服务持续作出贡献,推动学术研究与公共治理实践深度融合,推动学科建设与国家战略需求紧密结合,助力新时代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为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创新思维的高素质公共管理人才,构建中国特色公共管理学科体系持续贡献“福大力量”。
图文/24级MPA 黄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