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 传媒经营

传媒经营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生工作 > 传媒经营 > 正文

中国青年网(2018-09-20):福州大学赴福州地区“描绘清洁河岸新画卷,谱写美丽榕城新篇章”实践队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 发布日期:2018-09-29
  • 发布人: 暂无
  • 浏览次数:

调研背景

“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习总书记说:“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业”。河流治理是一个持久战,久久为功,坚持不懈,才能形成“绿水青山”的格局,才能不断推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格局。为积极响应福建省河长办、团省委、省学联关于开展2018年福建省大学生志愿者暑期社会实践“河小禹”专项行动的号召,2018年暑期,福州大学赴福州地区 “描绘清洁河岸新画卷,谱写美丽榕城新篇章”实践队深入榕城,围绕“保护母亲河,有我河小禹”的主题,走进福州市河长办、福建省环保志愿者协会、鼓楼区洪山镇河长办、林则徐纪念馆、鼓楼区西河公园、仓山区江心公园等地,展开深入调研。

闽江,福建省最大独流入海(东海)河流。发源于福建、江西交界的建宁县均口镇。建溪、富屯溪、沙溪三大主要支流在南平市附近汇合后称闽江。闽江是我们的母亲河,生生不息的滋润着这八闽大地的万千子女。

走访中从小生活在闽江两岸的村民的访谈中了解到,他们对于闽江过去的水质非常的怀念,怀念那儿时和小伙伴一起卷起裤脚一起下河洗澡,抓鱼,虾,蟹的那份喜悦:怀念那儿时看到村子里的父老乡亲们一起的说说笑笑的画面。那时候蓝天白云,倒映在波光粼粼的河面上活泼的鱼,虾,蟹欢快地在河里闲适地游泳,健康的小鸭在河上自由地活动。

而如今,随着科学的发展、时代的进步、人口的迅猛增长,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受到污染,生态环境受到破坏,生态系统也会随之遭到破坏,环境问题已从地域性走向全球性。闽江河水再也没有以前的清澈,河流地下再也没有小鱼小虾的流动,农民经过了闽江河水段,都是捂住鼻子嘴巴,毋庸置疑,我们的母亲河,闽江受伤了,就仿佛被人捅了一刀,而捅刀的人正是我们自己的我们的一举一动。
对于闽江母亲河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酸臭的V类水质,我们难道真的可以无动于衷吗?答案是:不可以,作为社会主义新一代的接班人,我们一定要为我们的母亲河做些什么。“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构建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要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开展国土绿化行动,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环保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保护母亲河我们一直在路上。通过本次的巡河活动以及实地的走访,让我们越来越重视了对母亲河的爱护,更懂得了,整治河流的重要性,更深刻的意识到环保的“1+1>2”模式。环保需要我们每一个人落实,从我们自身做起,并且呼吁身边的朋友,家人,同学一起加入保护母亲河的队列中。
二、调研目的

深入贯彻落实福建省委、省政府关于全面推行河湖长制的部署要求,以福州市保护母亲河及河长制贯彻落实情况为调查对象,围绕环保政策、治理重点、体制机制等方面课题撰写调查报告;对福州市、福建省乃至全国的河长制推广与完善提出政策建议。
河流治理,各界合力。通过面向福州市民征集问卷,访谈百姓河长、环保组织、基层巡河员等社会力量,调研政府与社会力量的长效联系与合作机制,助力河长制长期正常运行并发挥预期功能,谋求永续发展。

发挥大学生作用,号召全民共参与。在问卷访谈、实地调研、街头宣讲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作用,宣传环保知识与环保理念,号召更多市民加入爱河护河行动之中,助力打赢蓝天碧水保卫战。同时,通过朋友圈、新媒体等,在高校青年中普及环保知识,帮助更多同学树立环保理念,为提升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贡献青春力量。
三、调研方法

1、文献调查

在中国知网等学术网站查找相应的电子文献,从各个角度了解河长制政策的定义、内涵和意义,从新闻媒体上了解全国河长制落实情况,再因地制宜分析福州落实河长制的客观环境,为调研铺垫理论基础。
2、实地水质检测
实践队队员自备试纸等实验物料,前往闽江不同河段进行水体采集、水质检测试验。从而更直观、切身地了解当前闽江的水质状况,同时为本次调研增加基础的科学依据。
3、体验河长日常工作
通过与各级政府联系,寻找河长,跟随体验河长日常工作内容。在实践中感受河长的工作意义,以及当前河长普遍的工作方式、工作态度;感悟工作成效,了解政策落实的具体流程,从中发掘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4、河长办座谈会
联系县、乡、镇等各级政府,请求协助召开座谈会,通过座谈会的形式全方位的各级政府对河长制的政策倾斜和政策实施情况,对政策进行更加深入的了解,探究政策落实过程中存在的瓶颈和困境,更加直接、高效地与河长直接对话。
5、个别访谈
通过个别访谈河长,获取他们在工作中的所知、所获、所想,向河长们提出疑惑,充实调研内容。还通过个别访谈河流保护志愿者,从另一个角度看河长制实施状况,充实完善调研内容,增强调研结果科学性与可信度。同时通过访谈政府组织领导等形式,从宏观政策层面总体把握河长制实施大方向,以及河长制实施状况。活动期间,参观林则徐纪念馆,体悟先辈的治水精神,传承责任,挑起担当。
6、调查问卷法

制作“关于福州市民对福州河流认识”的问卷,对一些关键性问题进行调查分析,调研群众对河流治理的态度以及市民对福州市河长制实施的了解程度,为政策的宣传贯彻落实发掘出更多思路。
四、现状分析
(一)、政策推行现状
1、河长制在全国的推行现状
“河长制”在 2007 年由江苏省无锡市首创,取得初步成效后,2008 年 6 月,江苏省政府决定在太湖流域推广无锡河长制。2012 年,江苏省决定在全省范围内推广河长制。2013—2016 年,北京、天津、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海南 8 省( 市) 出台文件,在全省( 市) 范围内推行河长制,16 个省( 区、市) 的部分市县或流域水系实行了河长制。随着各地的探索不断深入,2016 年 11 月 28 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行河长制。
河长制设立省级总河长和省级河长,由各省的省委书记或省长当总河长,由省级领导干部担任本省的行政区域内主要河湖的省级河长。截止到 2017 年 12 月 10 日,全国 31 个省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省、市、县、乡四级工作方案全部印发实施; 四级河长达 31 万名,15 个省的河长制工作方案中提出河长制延伸到村级; 村级河长近 61 万名; 县级及以上河长制办公室全部设立; 中央要求出台的六项制度,省级层面全部出台。
河长制实施快两年来,不少河湖实现了从“没人管”到“有人管”,从“多头管”到“统一管”,从“管不住”到“管得好”的转变,呈现出河畅、水清、岸绿、景美。河长制作为河湖管理和保护的一项重大制度创新,表现出特有的生机和活力。
2、河长制在福州市的推行现状
2014年,福建省开始在全省实施河长制。2017年,福建省落实中央《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出台《福建省全面推行河长制实施方案》,继续全面深化河长制。
继福建省出台《福建省全面推行河长制实施方案》后,福州市市委办公厅、市政府办公厅联合印发《福州市全面推行河长制实施方案》,方案通过设立各级河长和建立河长制办公室,形成全市统一治水新格局。
A、河长制工作推进状况
完善组织体系。按照实施方案,福州全市设立市县乡三级河长制办公室,多部门集中办公,形成综合治水格局。由市水利局、市环保局,牵头组建市级河长办公室。县、乡两级河长办比照市级河长办架构设置。目前,5名市级河长、140名县级河长、843名乡级河长已到位履职,1932名河道专管员到岗巡河,187个河长办办事机构实体运作,累积设置河长公示牌2272面,全市河流管理保护责任网不断完善。
摸清河流底数。截止2017年底,福州市各流城市、县两级“一河一档一策”均完成编制并通过验收。环保部门组织开展小流域周边污染源专项摸排,对水质未达到三类水的28条小流域,辖区政府统一编制了水体达标方案。
发挥河长作用。市级双总河长王宁书记、尤猛军市长、市级河长先后召开责任流域河长制现场会,协调推进各项工作。福州市全面推行河长制到2018年7月30日,各级河长巡河34652次,河道专管员巡河611280次,解决问题85345个,有力推动了河流保护管理工作。
强化监督考核。福州市通过建立导向鲜明的考核制度和问责有力的追溯机制,倒逼各级干部加大流域治理能力。市河长办多次针对流域保护管理方面存在问题发函预警责任河长,对水质超标严重的县、乡河长进行约谈18人次。
完善监测能力。全市已建成10座干流水质自动监测站、9座水源地水质自动监测站、9座流域内河水质自动监测站、3个水质浊度自动监测站,全市国、省控重点污染源废水企业均已安装主要污染物在线监控设施,并对实施运行情况实时监控。
强化社会宣传。在网上开设“河长制专栏”,邀请电视台做河长制专项节目。同时采用微信群、微信公众号、悬挂横幅、设置公示牌等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全方位对“河长制”进行宣传。
B、目标任务完成情况
1、水污染防治有序推进。一是开展生猪养殖污染治理。消减存栏生猪,对保留生猪养殖场完成标准化改造。二是推进城乡污染治理。全面启动17座县级以上污水处理厂一级A提标改造工,全市乡镇均已建成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及垃圾转运设施,新增完成69542个三格化粪池新建改造任务及1105个农村生活垃圾治理行政村任务。三是强化环境执法监督。深入开展“清水蓝天”专项执法活动,保持对环教违反行为“零容忍”的高压态势。
水污染防治方面,到2020年,全市生猪年出栏总量控制在200万头以内,规模化养殖场、养殖小区配套建设废弃物处理设施比例达到100%;市城区污水处理率达到95%,县城区污水处理率达到90%,各类开发区和工业园区污水基本实现全收集全处理。重点污染源自动监测和异常报警机制基本建立。
2107年级2018年1-4月,福州市主要流域水质功能区达标100%,优良水(1-3类)比例90%,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均为100%。2017年全市74个省控小流域断面三类以上水质为70.3%,较2016年提升8.1个百分点,2018年1-6月全市小流域监测未出现劣六类水质。
2、内河治理可圈可点。2017年全年,福州市内河共完成沿河截污75.56公里,清淤131.7万立方米,新建驳岸8.87公里,全线贯通6条断头河,每日就地处理25.24万吨污水后中水回补河道。今年1月初,经专家评审,全市43条黑臭水体基本实现除黑除臭。《福州市全面推行河长制实施方案》确定了2020年我市的阶段任务目标。其中,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控制在12%以内,达到国家节水型城市标准要求;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提高到88%以上。水环境治理方面,市城区黑臭水体基本消除,县城区黑臭水体控制在10%以内,地下水质量极差的比例控制在10%以内。
(二)、政策宣传现状
福州市河长制工作在推进过程中,注重强化社会宣传。在“中国福州”门户网站上开设“河长制”专栏,公布“河长”名单,发布河长制工作动态。目前大多数福州的县(市)区已经建立河长制微信公众号,包括“微官网”、“河长之窗”、“投诉建议”三个专栏以及微信推送。目前已经有福州市晋安区河长制办公室(最新推送更新于2018年1月5日)、福州市罗源县河长制办公室(最新推送更新于2018年5月30日)、福州高新区河长制(暂时没有微信推送)、仓山区数字河长、马尾区河长制办公室、长乐区河长制办公室、平潭河长制办公室、闽清县河长制办公室、连江县河长制办公室等河长办的官方微信公众号。其中“连江县河长制办公室” 微信公众号自2018年3月发布了第一篇推送,阅读量仅6人次,之后的4篇推送制作简单,单篇阅读量最高为2人次。“仓山区数字河长” 微信公众号自2018年1月发布第一篇推送,浏览量70人次;最新推送发布于8月2日,浏览量达32人次,收获一个点赞量。由此可见,河长制微信公众号的宣传作用十分有限。原因一方面在于,关注的人太少,另一方面也因为更新不及时,缺乏专门的人才管理微信公众平台。
同时,福州市采用了微信群、悬挂横幅、设置公示牌等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全方位对“河长制”进行宣传。据统计,福州市当前累计设置河长公示牌多达2272面。在闽侯县上街镇大学城溪源宫路口,就矗立着一块2018年5月新安装的河长公示牌。现场能够看到,公示牌上公布河长姓名职务、联系方式、举报电话等内容,方便群众举报联系。但据实践队观察,发现“二维码”字样虽然列出,但是并没有确实的二维码图样,闽侯县多处河长公示牌均具有此特点。
此外,45.16%的问卷填写者表示没有听说过市长热线12345,也从来没有向政府反映过河流情况。40.32%的受访者表示知道一些反馈渠道,但是没有前去反映。很多时候,河长制的宣传不只是活动本身、制度本身的问题,没有获取宣传信息的平台、不知道参与监督的渠道,这是最棘手的。就好比一个人知道了目的地所在,但是不清楚通过何种交通工具前往,同样到不了。
综上所述,如果能够将当地县(区)级的河长制微信号二维码更新至河长公示牌,并招募一定的志愿者运营河长制微信公众平台,或者与高校合作,为大学生提供实习岗位,从而建立起长效宣传机制,助力全民参与河流治理。除了河长公示牌上的监督举报电话,通过微信公众平台的“投诉建议”专栏,民众也能轻松监督身边的河流状况,举报违法现象。
目前,通过河长制的宣传教育和舆论引导,福州市、县、乡(镇)三级河长、河流专管员对河长制工作的重视程度普遍提高,增强了广大群众关心保护河湖的意识,改变了个别干群对河长制存在这样或那样的误解,逐渐营造出浓厚的河长制工作氛围。
但河长制的推进不能止于内部宣传,问卷调查中就反映出普及强度与范围不够的问题。51.61%的人表示没有听说过河长办,30.65%有听说过,但不知道它的工作内容。河长制的推广过程中不能只注重内部宣传,只有各级河长、河流专管员清楚该制度是远远不够的,更多的是走出体制,走近市民,走进社区。在福州,河长制宣传教育活动的典型经验做法就是,加大社会宣传力度,比如晋安区开展河长制文化进社区活动,通过小品等互动活动,发动群众自觉爱河护河。
此外,福州市的河长制宣传工作在高校的普及程度也还不够。基于本次三下乡的实际经历,实践队发现许多同学是第一次听说河长制与河长办,不少人还会把读音念错。针对该现象,实践队在政策建议中写道:除了暑期三下乡,可在高校建立以院系为单位,面向全校的协会与社团,在大学生之中宣讲,在大学建立长期爱河护河志愿者队伍,加以爱河护河为主题的支教行动,或者公益比赛。把河长制的宣传工作常态化、多样化是一个有效宣传途径。此外,在各级学校都需要开展河长制进校园宣传教育活动,组织、倡导大中小学生爱护水环境。
当问及“您认为市民在河长制的推行过程中该扮演什么角色”时,37.29%的市民选择“个人是旁观者的身份”,觉得个人力量太小。30%的市民表示市民是参与角色,30.5%表示市民可以监督,也有10.17%的市民表示自己太忙,当一个旁观者比较实际。绝大数的人表示能够做好自己分类的事、约束自我行为,但不会主动去关注和呼吁保护环境、参与河流治理。因此,在政策宣传过程中,强调公民责任与义务,用法律约束还不够,需要用道德和精神上的支持鼓励更多人加入河流治理。据了解,福州市目前已邀请福州电视台开展“推行河长制”、“闽清绿守护福州蓝”等专项宣传活动。近日,福州市的公交车移动电视频道就开始出现爱河护河的公益广告,通过对志愿者的深度报道,以真实的志愿护河故事打动人,宣传河长制与护河理念。
3/4的受访者表示从来没有参加过河流保护的相关活动,也有9.68%的人认为保护河流不需要个人参与。参与河流保护的人数目前并不多,但随着护河政策的宣讲与推行、公益组织的志愿活动等,相信加入爱河护河行动、主动学习河长制的市民会越来越多。
(三)、政策成效现状
2014年福州确立河长管河的工作模式以来,对河长制进行初步探索并取得明显效果。2017年,福州市还出台了《福州市全面推行河长制实施方案》,使政策落实方向更加明晰,特别是解决了一系列的问题,什么是河长制,为什么要推行河长制、谁来当河长等做了更为明确的规定。福州市因地制宜,设立的是三级河长体制,设立市、县、乡三级河长、副河长,村一级设立河道专管员,实现纵向到底的组织体系,发挥地方党委政府主体作用,统筹解决水问题,打赢蓝天碧水保卫战。
对于河长制解决什么问题,福州主要是从治污、治乱、治涝、治电、治砂、治藻等方面贯彻落实的。对一些污染企业严格进行查处管制,着力铲除污染源头,针对一些乱排乱倒现象严加遏制,依法取缔一些非法企业,从源头上治理水污染问题。对于治乱,严厉打击一些违法圈建的现象,对于一些违法倾倒的行为,严加查处。关于治涝,用好内涝治理的九个办法,落实城区易涝点责任人制度,确保在今年汛期前取得有效进展。对于治电,结合福州自身流域水电情况,学习其他城市小水电生态修复经验,鼓励一批安全有隐患、生态有影响、实际效益不大的老旧水电站有序退出,防止河流减水、脱流。针对闽江一些非法采砂盗砂的行为,鼓励推广机制砂,落实责任制,加强监测督查,,防止闽江咸水上溯、河床下切、堤岸不稳定问题发生。于此同时,对于河流富营养化、加强治藻,加大河面巡查与保洁力度,打造一支精干队伍,严防藻类集中爆发。
为了提高政策落实效率,也制定了相应的考评机制,能够有效的督促河长以及河道专管员履行职责,通过逐级开展年度考核,将考核结果与生态补偿、以奖代补等挂钩,并纳入政府绩效考评和领导领导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的内容。这些举措有效的落实了责任主体,明确了责任单位和责任责任人,有效规避了权力缺位、权力越位的现象,能够有效发挥主体能动性。
在大的方针政策导向之下,各地也积极探索创新模式。比如,福清在龙江的治理过程中,广泛发动社会力量参与河道整治,组建民间无人机巡护队,用科技手段查找污染源。有些地方还通过政府购买的方式对河流进行整治,,通过政府购买,杜绝偷懒行为。河流整治的成效给周边的居民带来很大的福利,水质的明显改善,一些地方的龙舟比赛又重新开始举行。
五、现存问题
1、外部宣传不足。宣传受众范围小:福州市的河长制宣传工作在社区、乡村、学校的普及程度还不够。宣传平台知名度低:河长制微信公众号的阅读人次微乎其微,其宣传作用十分有限。宣传人才缺乏:很多信息更新不及时,就因为缺乏专门的人才管理微信公众平台,尤其缺乏熟悉新媒体的爱河护河工作人员。
2、道德模范作用与奖励宣传还不够,真正爱河护河的人不被理解与支持。依靠少数人的默默奉献,并不是志愿护河的长久之计。
3、资金链不完善,全面推行乡级河长的经费不足。目前福建省只设立了四级河长制,到乡镇即止。只有有条件的地方,才会由当地社区或者村委会自行筹备资金,用作基层巡河员的工资。
4、监督与执法力度不够。通过“河小禹”app反馈的河流信息、由福建省环保协会百姓河长反映的污染源等问题,并不能当时得到回复,而是由上级一层一层的审核下来,这样的效率非常慢,污染源问题不能及时得到处理。且暂时缺乏举报奖励机制,长此以往,举报的人越来越少,就更少的人参与环境保护里面来。地下排污系统尚不完善,有一些排污口对准了闽江母亲河,存在夜间排污等问题。
六、分析建议
1、按照行政区域和流域,在省、设区市、县(市、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分级分段建立五级河长体系。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处理好河湖管理保护与开发利用的关系,打造良好生态环境显得尤为重要和紧迫,不能在环保最后一公里出现问题。福建地处东部经济较发达,可以通过县(市、区)经费统筹,鼓励当地企业、华侨等社会力量出资、捐资等方式解决乡村(社区)设立河长的经费需要。
2、增加县(市、区)级河长办定期为乡(镇、街道)河长办工作人员、村(社区)河长及河道专管员履行职责提供法律法规和必要的技术培训及技术指导。河长制实施的时间仅一年多,尚属探索阶段,要逐步探索河长办工作人员、村(社区)河长及河道专管员专业化水平。首批河道专管员普遍存在相关科学知识缺乏、技术水平参差不齐等问题,一些专业性较强的问题难以处理,县(市、区)河长办进行政策法规和技术培训,有利于基层人员科学有效地开展相关工作。
3、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聘请社会监督员对下级人民政府、本级人民政府河长的履职情况进行监督和评价。社会监督员来自各行各业,对基层情况比较熟悉,在深入群众的过程中,广泛听取社会各界意见建议,并及时反馈问题,搭建起政府与社会、群众的沟通桥梁,不断提高了各级河长的工作质量,提升服务水平。
4、鼓励社会力量以出资、捐资、科研、志愿行动等方式,成立长期志愿护河队伍,建立长效联系与合作机制,定期开展河长制相关工作。长期志愿护河队伍,能够跟踪监测河流情况,确保河流水质稳定改善;一批长期难以解决的环境问题有望得到落实,保证河长制长期正常运行并发挥预期功能,谋求永续发展;能够提升个人环境保护责任意识,不断积累工作经验,提高工作效率,并为推进考评监督工作制度化奠定了扎实基础。
5、在县(市、区)、乡级河长制办公室上下级沟通的基础上,增加“上下游沟通机制”。通过上下游联动治理江河,推进建立流域上下游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实现跨行政区交界断面水质达标管理。通过联合监督,共同防治水污染,构建福建省安全生态水系。
6、注重内河治理,建立地下“良心工程”。在调研中,总结并思考福州市河长办何德金副主任、上街镇河流专管员、洪山镇总巡河员等与河流常打交道的工作人员的口述,发现外河治理成效显著,而内河由于情形复杂不好处理,尤其对于生活污水的处理相对比较棘手,防止生活污水排入的主要措施是修建地下污水管道处理系统这被称为地下良心的工程,而这项工程需要巨大的人力、物力、资金、脑力,仍在规划和初步实施中。
(以上建议已获得福建省水利厅的正式答复;该调研活动收到福州市河长制办公室特书表扬信一封)

中国青年网:xiaoyuan.cycnet.com.c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