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一拧水龙头,水就源源不断地流出,可能丝毫感觉不到水的危机;有些人经常忘记随手关灯,夏天时有些人经常把空调温度调低然后盖着大棉被睡觉等;在食堂,在各种餐厅,随处可见一堆剩菜剩饭。可知,在这不经意之间已浪费了多少水、电、粮。
一个关不紧的水龙头,一个月可以流掉1-6立方米的水;一个漏水的马桶,一个月要流掉3-25立方米水,全市如果有60万个水龙头、20万个马桶漏水,一年要损失上亿立方米的水。深圳供电局曾经做过一个测算,仅就深圳来说,假如每人每天浪费1度电,深圳一年就会浪费50多亿度电,这足够让汶川使用50年。如果每人每天浪费1元,一年全国就浪费了4745亿元;如果每人每月浪费500克粮食,一年全国就浪费了65万吨粮食。
也许有人并未意识到自己在浪费,也许有人认为浪费这一点点算不了什么。目前,中国经济迅速发展,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越来越丰富,然而,人们的节俭意识也越来越薄弱。
而且,我国人均淡水资源只有世界水平的四分之一,加上农业污染、生产污染、生活污染,我们赖以生存的水,正日益短缺;我国人均耕地面积1.2亩,是世界人均值1/4,耕地面积正以每年30多万亩的速度减少在1981-1995年间,全国共减少了耕地8100万亩,因此减少粮食500亿斤,这个减少速度仍然在不断加快;发电依靠的不可再生能源矿产资源也在以惊人的速度减少。人们挥霍的速度在递增,资源的总量却在减少,不难预见,在不远的将来,人们将遇见一场比经济危机更为可怕的资源危机。在开发新的环保能源的同时,也要开发我们的节约意识。
“三节”已迫在眉睫,习近平总书记亦向全国青少年提出了“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节水、节电、节粮”的号召,为此,学生记者在食堂采访了几位同学。韩同学表示每次看到食堂内装泔水的桶积满剩菜剩饭,她就觉得很浪费,就会想起一些贫困地区的人,他们连温饱问题都无法解决,开展“三节”活动,很有意义,能有效帮助同学们养成节约的好习惯。林同学也认为节约很重要,但是她觉得有时候是饭菜不合口味,让人难以下咽,有时候是身体不舒服能吃一口是一口,并非有意浪费。经学生记者观察,食堂的浪费现象极少,绝大多数同学都能做到“光盘”。
学生记者经过采访调研了解到,普遍同学认为“三节活动”在开展的同时也应考虑多方面的问题。例如,食堂的饭菜质量和口感应严格把关;宿舍水龙头、马桶漏水能及时维修;水电表要运作正常等,做好这些,才能促使更多的人自觉加入“三节”活动,但同学们自身应树立节约意识,从生活点滴做起,爱惜资源。
“节俭朴素,人之美德”,当我们每天享受着水、电、粮给人们带来的福利的同时,都应怀有一份爱与感恩之心,响应习总书记的号召,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让随手关紧水龙头、一水多用、点适量的饭菜、随手关灯成为习惯。
经济与管理学院团委宣传中心 文/陈堃征 图/林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