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生工作 学工动态 正文
福州大学赴福清市特教学校青年志愿服务队开展美育实践活动——助力特殊儿童艺术成长

发布日期:2025-07-11浏览次数:

2025年7月7日至7月15日,福州大学赴福清市特教学校青年志愿服务队在福清市特殊教育学校开展实践活动。此次活动积极响应国家《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及福建省美育实施方案要求,通过窗花剪纸、书法体验、万花筒制作和自然拓印等课程,将艺术教育与传统文化相结合,为特殊儿童提供多元化的美育体验。

指尖剪窗花,对称蕴美学。课程以生活中常见的对称图案为切入点,志愿者展示蝴蝶、枫叶、埃菲尔铁塔等图像,帮助学生们理解轴对称概念。在实践环节,学生们亲手折叠彩纸,绘制图案并裁剪,完成独特的窗花作品。一位参与活动的学生表示,剪纸让他感受到数学的规律美,并了解到传统手工艺的制作方式。

小朋友和志愿者一起制作窗花

笔墨承古韵,书法润童心。书法课程从“文房四宝”讲起,志愿者详细介绍毛笔的起源、墨的种类及宣纸的特性。学生们在指导下学习正确的执笔姿势,并通过基础笔画练习体会书法的严谨性。课程还融入历史故事,让学生们在书写过程中感受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

小朋友和老师们一起展示自己的书法作品

镜中转万象,万花探光影。志愿者为学生们讲解万花镜的构造原理和历史渊源,从光学反射的基本概念到万花镜的发明与发展,让学生们在动手实践前先了解背后的科学知识。在创意环节,学生们亲自动手组装万花镜,通过调整镜面角度观察图案的无穷变化,感受镜面反射的神奇效果。

志愿者点赞小朋友的万花筒作品

拓印留自然,巧手绘万物。自然拓印课程采用互动式教学,志愿者带领孩子们收集树叶、花瓣等自然材料。通过“摸黑猜物”等游戏环节,让学生们感受自然。在实践过程中,学生们学习传统拓印技法,用墨汁和宣纸将自然纹理转化为艺术作品,感受传统工艺的魅力。

老师在教小朋友辨认植物

作为系列实践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美育怡情”板块通过窗花剪纸、书法体验、万花镜制作和自然拓印等课程,以趣味性和教育性相结合的方式开展美育教学,为特殊儿童带来丰富多彩的艺术体验。此次活动是探索特殊儿童美育模式的重要实践,福州大学赴福清市特教学校青年志愿服务队未来将持续优化课程设计,结合特教需求创新形式,继续深入探索适合特殊儿童的美育模式,助力孩子们在艺术熏陶中快乐成长。实践队希望通过长期行动,推动特殊教育领域美育工作的专业化发展。

文/陈静

图/陈昕雨、杨帆、曹益玮

核稿/牛秋月


关闭